江苏律师公益服务传递法治温度

一封感谢信,浓浓为民情。“江苏律师始终践行为民宗旨,围绕服务和保障民生,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刘玲表示,省律师协会大力发展公益法律服务事业,倾心打造公益法律服务品牌,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张浩森律师的为民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州每一位司法行政干部。”7月,南京市律师协会收到一封来自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感谢信,信中对张浩森为当地法律援助事业与法治建设发展作出的贡献表达真挚谢意。


使命担当诠释法治信仰

“我们为老板郭明(化名)做工,说好每天工钱150元。现在不仅收不到工资,连老板都找不到。”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公共法律服务大厅,10名农民工前来申请法律援助。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江苏温阳律师事务所律师沈林科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走访工程项目部。沈林科辗转查证并收集证据,向云龙县法院提起诉讼。经过不懈努力,沈林科与承办法官一起促成该案达成调解协议,为农民工争取到工资。

近年来,江苏共组织48名“1+1”法律援助志愿律师、22名援藏律师对律师资源短缺的中西部地区开展精准帮扶,5家律所登上雪域高原,实现了从“服务西藏”到“扎根援藏”的转变。

9月8日,江苏16名律师志愿者启程,奔赴云南、青海、新疆、贵州、内蒙古等地开展“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我就像一粒法治种子,在服务地发芽、开花、结果。”连续8年参加“1+1”行动的江苏世纪青松律师事务所律师潘鸿宇感慨道。他的足迹已走过西藏日喀则市、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海南五指山市、新疆阿克陶县等地。每到一处,潘鸿宇都成为当地法律援助工作的中坚力量。

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江苏律师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闪闪发光,绽放各自风采。江苏律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律师的使命担当,展示了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法治温暖。


image.png


公益品牌赢得群众口碑

2021年,省律师协会联合省司法厅、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在全省创新开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品牌选树工作。“淮安市守护花开巾帼律师公益联盟”“镇江八姑娘公益律师联盟”“泰州彩虹伞”等15项工作,被评选为“首批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品牌”。

守护花开巾帼律师公益联盟是全省首个以妇女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义务普法、维权为己任的公益联盟。联盟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公益普法讲座1552场,普法用时216179分钟,普法里程77766.3公里,惠及群众140551人,组织律师参加12338、12348在线值班,接听群众法律咨询热线6万余次。

“投身公益、服务群众是成立联盟的初衷。信仰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已成为巾帼律师们主动投身公益服务的不竭动力。”淮安市守护花开巾帼律师公益联盟主席潘虹表示。

近年来,江苏律师行业大力发展公益法律服务机构和公益律师队伍,鼓励律师事务所建设更多面向社会、直面群众的公益法律服务平台,推动公益法律服务供给与需求精准有效对接。截至目前,全省选树公益法律服务品牌35个,推动了公益法律服务的集中化、体系化、品牌化。

“与群众交流,使我们深刻地了解了群众的需求,也让我们在法律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泰州市“彩虹伞”公益法律服务团牵头人蔡虹律师说。


创新载体满足便民需求

“曹律师,我有个亲戚最近生意周转困难想借钱,该怎么防范风险?”前不久,在南通市通州区圣水超市公益法律服务“早市”上,有人正在向江苏鼎律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明进咨询问题。

2月起,南通市在通州区试点开展“律动江海 法约三市”公益法律服务。目前,全区在商圈、超市、农贸市场、广场等人流密集场所打造10个早市、午市、夜市公益法律服务点,“15分钟法律服务便民圈”逐渐形成。

近年来,江苏律师化身基层治理的“参谋员”、村社居民的“贴心人”、邻里街坊的“和事佬”,创新各种形式载体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矛盾化解等。

去年11月,常州市在武进区启动“公职律师+公益诉讼”“公职律师+法律援助”试点工作。今年以来,常州市已组织400余名公职律师参与公益诉讼、法律援助、纠纷化解等,在生态环境保护、应急安全保护、维护公共利益、维护残疾人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如今,江苏律师在省律协的组织下,长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参与服务的广度、深度不断提升。江苏律师行业将努力树起一面旗帜、搭起一座桥梁、点亮一盏心灯,让公益法律服务再下沉、更亲民,用专业能力倾情服务,为群众送去法治的温暖与希望。